DYNAMIC
动态
Wechat scan
Add friend on WeChat scan
在中国家装的这个说法里,其实英文里没有对应的解释,在许多的辞典里给出最为接近中国所谓家装的词汇里Home Improvement指的是房屋修缮,Decoration是指室内装饰,但是都不是我们概念里的那个装修。那什么英文里就没有家装或者装修这一说法?在这重庆软装设计 - 专家给你还原一个真相!
想要搞清楚为什么“轻硬装,重软装”我们要先从历史文化讲起。
首先在大部分西方国家,其实并没有毛坯房和清水房这种说法,在他们的新房交付给业主使用时全部都是带装修的,
美国、澳洲、欧洲统统都是。相较于新房,许多的西方人还是更喜欢选择老房子,其原因有如下三点
1.一般老房都地处成熟发达的区域,具有不菲的地段价值。
2.和同区域的新房比,往往面积更大。
3.而且不少都具备历史建筑特质,所以外观更有吸引力。
尽管年生是长了点,但这类老房子修建的年代,人们修房子主要还是为了住(不是炒房哈~),所以修建的时间一般很长,结构也都格外坚固,举个例子,目前澳洲房地产市场上,三十到四十年的房子都是很常见的,十多年的房子就偏新房了。这些老房子只需要进行内部翻新或者改造,马上就能卖出比新房更好的价钱。
没有厚重繁琐的各类工艺,甚至连墙纸都没有,仅有的一些硬装(比如壁炉)很多也是原本老屋内带的,只需要重新刷刷漆。
我们换个角度继续讲,也许有业主认为“我就是喜欢这套房子,喜欢这个地理位置,但是我就是不满意他的装修。” 其实这样想的人应该不少,但是这样做的人就比较少了。
为什么?
可能也不是他们的本意不想这样做,至少在澳洲,很大的一个真实原因是因为人工实在太贵了!
换个锁就要AU$200澳,一个房子如果请装修公司来拆了全部重装,最少得准备个十来万澳币,当然这只是施工材料的费用,
室内设计费还需要另一笔不菲的开支(在澳洲,大多装修公司都是只负责装而不带设计,设计师得自己另找),最后还有买家具软装的钱….
这算下来,重装一个房子的金钱开支真的不是很多普通家庭能承受的,所以更多的澳洲人都更愿意选择局部的翻新,
并倡导简(pian) 约 (yi) 的装修风格,辅以大量的软装布置。这样既可以节省费用,又能装出自己喜欢的效果。
真不济如果哪天搬家了,可以把软装全部带走,但是硬装,最终就成为了房子的成本。
当然,有人肯定说,有钱人肯定不用考虑人工贵,是的!你说得对,有钱人不用考虑人工费用,
但也得考虑大量硬装是否太麻烦,因为,在这里有可能你的装修方案在社区委员会(council)那边通!不!过!
尤其涉及到改线路、改水电管道、增设卫生间这类的大工程,都得到委员会批准,不然就是违规,
到这,你也许想到无非就是罚款对吧?当然!罚款肯定是少不了。
装了还得逼着你拆,据小编我了解美国也是一个情况,对比下咱国家,这点上澳美人民完全处于“水深火热”当中。
最后一个原因,其实这就是文化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了。
大多数西方国家,DIY是一个人的基本生活能力之一,从上学开始,他们就会学习不少手工活儿。
成年后,一般房子修缮、翻新、装饰都是自己上。
拿澳洲来说,一般来说一个本地家庭的男主人都会基本的木工、园艺活儿, 什么刷墙、贴壁纸、铺地、做吊顶、修葺苗圃、整理篱笆简直不在话下;
女主人一般都是软装能手,即使再旧的房子,家居装饰也一点都不会马乎,房子经过他们的能手一改造,立刻就焕然一新。而之后他们的房子也不会一直一成不变,时不时他们会给房子做一些局部变动,置换壁纸、壁架、或修葺房顶上的砖、瓦等。闲暇时除了打理庭院外,还尝试着做些木工细活。所以,绝大部分人不会选择繁复的硬装,而是留白较多的风格,可以给软装以及以后的改造留有余地,在他们眼里,这样做的最大好处,除了节省费用,更重要是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,装出与众不同又漂亮的家。
总的来说,西方人因为身处不同的国情,很多人不得不选择简约的硬装,但他们当中很多人热爱生活、善于动手,因此并没有让简装变得简陋,而在后期的装饰上也花费较多的心思,把自己的审美品味和兴趣爱好充分的展示出来,让自己的家变得更多样化、更舒适,更个性化。
我们其实并不需要完全模仿他们的生活方式,但有创意、有个性、不随大流、符合自己实际需求的装修风格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的,而软装方面,随着之后生活的不断充实,整个居家环境、装饰布置也应该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变得丰富、温馨和舒适,并有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。小编我始终认为,即便再装得再豪华再美,如果家装不能和自己的生活发生关系,这样的家都是不舒适的,毕竟这不是酒店、不是样板间,是自己的家,自己住的舒服才是最重要的。
重庆软装设计 - 精装房软装专家 - 一站式软装服务 - BELLA VITA贝纳软装
Scan the qrcode to reading this article on your phone